所在地:湖北
产品详情
真正的美术教育,是唤醒孩子最珍贵的东西——孩子们的灵感!
写在前面的一则小故事
一次和中班的菲菲妈妈聊天,菲菲妈妈特别有感触地对我说:“菲菲这孩子可喜欢画画了,想向这方面培养一下,可是她就是不好好画,每次都把画弄得乱七八糟的,也不知道画的是啥。本来挺好看的呀,她非要把画面弄得满当当的。”
我很好奇,便请菲菲妈妈把她的画儿拿来我瞧一瞧。
看到菲菲的画时,我被她的画儿感动了。说实话,她的画的确非常有意思,每张画有都有满满的小孩儿,表情还不一样。有趣极了。她的画画出了自己的心情,看着就觉得心里很快乐。
“菲菲的画儿我喜欢!”我不由得称赞道。
“老师,你就知道夸她!”菲菲妈妈嗔怪着,却是满脸的笑意。我由衷地说:“一个孩子能够画出她的心情和她眼里的故事,是一件顶了不起的事儿。这些小人儿,虽然让画面拥挤了一些,可是能够看到菲菲的想法,多有想象力啊!”
我诚恳地对菲菲妈妈说,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创造,让孩子敢想,敢于表现,这才是学前最重要的问题。
菲菲妈妈说:“从理论上讲我能了解您的意思,可是看到孩子的画儿的时候还是希望他们的画儿干净漂亮。”我苦笑,其实很多时候,我们都在向艺术教育要效果。”
艺术教育想要出效果,似乎很容易,然而当良好的画面效果和快乐的作画情绪不能兼得的时候,你会作何选择呢?要效果还是要兴趣?
做个快乐的学画儿人
许多家长在问:为什么我的孩子学到的美术怎么就是不如其他孩子来得漂亮?怎么人家的作品看起来都那么大气,自己家孩子的作品就一张张都那么小家子气?
对于幼儿美术,学美术的最大好处在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对美的表现能力,让孩子喜欢美术,“愿意”用自己的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。而不是让孩子“画面整洁,色彩鲜艳,构图饱满”。
我想,真正的美术教育是让孩子要学会用手中的笔表达他们的内心。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长大之后都能成为画家,成为画家,可能要靠一部分孩子的天赋,但喜欢美术,却是每个孩子的权利。
相对于纯熟的美术技法,孩子健全的心智,健康的艺术欣赏能力,个性的培养和彰显才是最重要的。对于色彩,构图,画面,我们有责任创造条件让他们接受和感知,可是我们却没有权利帮助孩子决定。
孩子的内心世界在画里
如果孩子的胆子比较小,孩子画的画就会比较小,因为他觉得画得小一些会比较“安全”。相反的,如果孩子性格特别外向,他的画就会很大,这反映出孩子的性格特征……怕什么呀,大不了换一张纸!
如果一个孩子情绪很低落,他画中的主人公就会不开心,也沾上他的情绪。而色彩方面呢,他也会选择一些比较深的色彩,如黑色,深蓝色,咖啡色。这些,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与艺术的共鸣,也是孩子对美术的感悟。
在美术指导中,可以引导孩子们考虑构图,但不必直接告诉孩子你必须画多大。从孩子的心理出发,告诉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画。
如果单纯用专业技术来要求孩子,而不考虑孩子的心理,孩子长大以后充其量会成为一个画匠。只有让孩子从心底里喜欢画,让孩子对艺术作品产生共鸣,我们的教育目的才真正达到了。
被“教掉”的才情
为了构图饱满,很多老师常常会说“我画多大,你们就画多大!”这是对孩子统一规格,许多美术老师都在使用,它可以简便地为孩子提供构图的“技巧”,而且这样出来的作品的确是又大气,又好看。可是这些东西只是表面的,孩子真正得到了什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