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者认证信息(营业执照和身份证)未完善,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
终于懂了2021考研政治史纲常考背诵点
教育培训

终于懂了2021考研政治史纲常考背诵点

产品单价:面议

最小起订:暂未填写

供货总量:暂未填写

发货期限:请联系商家

有效期至:长期有效

勤学思教育网

产品详情

  2021考研的考生部分已经开始备考政治了。政治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学科,刚复习的阶段一定要有规划,后期才能做到临危不乱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“2021考研政治史纲:常考背诵点(7)”的文章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  一、从争取和平到进行自卫战争
  1.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
 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,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、苏两极格局所取代。
  2.党争取和平的斗争
  1945年8月25日,中央在《对目前时局的宣言》中明确提出“和平、、团结”的口号。
  3.全面内战爆发
  1946年6月26日,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,了全国性的内战。
  4.以战争反对战争, 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,坚决认定,我们必须打败,而且能够打败他。
  5.以自卫战争粉碎的军事进攻
  为了打退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,中央指出,在政治上,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,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,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;在军事上,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、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。
  6.之命运
  在1921年党诞生至1949年新成立以前的时期,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,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。实际上,,人民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,即大地主、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统治和人民共和国。
  二、处在全民的包围中
  1.人民转入战略进攻
  根据中央的决策和部署,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,于1947年6月30日突破黄河天险,千里跃进大别山;、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,挺进苏鲁豫皖地区;陈赓、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,挺进豫西。
  2.提出“,解放全”的口号 人民的战略进攻,标志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。这是二十年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。
  3.从《指示》到《土地法大纲》
  1946年5月4日,中央发出《关于清算、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》(史称《指示》),这就将党在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“耕者有其田”的政策。
  1947年7月至9月,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,制定和通过了《土地法大纲》,明确规定“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,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”“乡村,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,由乡村农会接收”,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。
  4.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
  土地制度改革,是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。
  5.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在统治区,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,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。 6.学生运动的高涨 1945年年底,昆明学生发动了以“反对内战,争取自由”为主要口号的一二.一运动。1947年5月20日,南京、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、反内战运动(史称五二0运动)。
  7.人动的发展
  1946年6月23日,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下关惨案。1947年2月28日,省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当局的、军警市民,举行大规模。 三、党与党派的合作
  1.党与党派的团结合作
  各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,但都主张爱国、反对,主张、反对。
  2.第三条道路的幻灭
  战争胜利后,某些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“中间路线”。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,“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政治”;在经济上,“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”。
  3.党领导的合作、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
  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绝大多数人,经过实践的教育,确认了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、走向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。
  四、创建人民的新
  1.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
  在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,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,人民先后发动了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。
  2.人民向全国进军
  由于拒绝在《国内和平协定》上签字,1949年4月21日,发布《向全国进军的命令》。4月23日,人民占领南京,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统治的覆灭。
  3.筹建新
  1949年3月,在人民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,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,在会上作了报告。主要内容有:
  ①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。
  ②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。
  ③指出了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、由新社会转变为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。
  ④提出了“两个务必”的思想,即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。
  1949年6月30日,发表了《论人民》一文,明确指出,历史的经验表明,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是行不通的。
  4.人民会议的召开与《共同纲领》的制定
  1949年9月21日,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、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。
  《共同纲领》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,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。
  人民的召开,标志着的新型政党制度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。
  5.胜利的原因的发生,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。
  之所以能够走,上胜利发展的道路,是由于有了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领导。
  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,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。
  6.胜利的基本经验
  第 一,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。第二,坚持的武装斗争。第三,加强党自身的建设。

发布时间:2021-11-26 06:00  点击:87

所在地:湖北

相关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