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地:湖北
产品详情
考研复习不要老叹息过去,它是不再回来的;要明智地改善现在。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,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。
1.理想具有时代性、超越性、现实性、预测性。信念=对理想坚信不疑+身体力行,故理想是信念的前提。高层次信念决定低层次信念(2017考查)。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,信仰有好坏之分。
2.志不强者智不达,体现的是:立志当高远;
以国家命运为己任,体现的是:立志做大事;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体现的是:立志须躬行;
俯首甘为孺子牛,体现的是:伟大出自平凡。
3.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的表现:(可考查多选、第一句可单独考查单选)
(1)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。如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强调道德、先义后利、精神品格。
(2)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。为天地立心、杀身成仁、心怀天下苍生(白子画)。
(3)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。“修身为本”“立德立功立言”
(4)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。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“圣人、君子”
(5)我党是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。
4.爱国主义: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,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。爱祖国的灿烂文化,文化传统被称为“胎记”、“精神基因”。共产主义社会,爱国主义会随着国家而消亡,因而具有时代性、具体性。
5.民族精神内容:爱国主义、团结统一、爱好和平、勤劳勇敢、自强不息。需要注意,除了愚公移山、大禹治水等,与时俱进也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6.人生目的:人为什么活着;人生态度:如何对待生活。人生价值:为了什么。科学高尚的人生观:为人民服务。反对: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、极端个人主义(资产积极世界观的核心)。上述三种价值观的共性:
(1)剥削阶级的人生观;
(2)没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,否认社会性;
(3)只看个人需要没看到整体需要。
7.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,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。
人生价值的评价四大方法:能力有与贡献须尽力;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(已考查);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;动机与效果的统一。
8.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:
(1)平等原则——前提。
(2)诚信原则——保证。
(3)宽容原则——必不可少的条件。
(4)互助原则——必然要求。
9.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、规范功能(规范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、职业道德、个人品德)和调节功能(即评价方式,道德调节与法律调节、纪律调节配合)。
10.强调道德修养与推崇仁爱原则都是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,道德修养侧重发挥主观能动性,比如仁远乎哉,我欲仁斯仁至矣;比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义呼?我未见力不足者。比如见贤思齐焉。体现仁爱原则的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比如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注意:有“仁”字出现,不一定体现的是仁爱原则,仁爱原则侧重爱。